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警说诈】家门口的"熟人"?当心温情骗局!

来源:咸宁市公安局 时间:2025-07-17
当岁月的平静
被“信任危机”的涟漪打破
当熟悉的日常
遭遇“陌生面孔”的侵袭
老年人
这群本应安享晚年的群体
却成了诈骗分子眼中的“软柿子”
诈骗分子编织的谎言
让他们在焦急与不安中
警惕心悄然松懈
......

真实案例

2025 年 6 月 4 日
赤壁公安中伙铺派出所值班室
迎来了一位满面愁容、神色慌张的老人
老人声音颤抖着
急切地对民警说道
“警察同志,我好像被骗了!有人冒充我亲戚,借走了我 1400 块钱……”
这声颤抖的诉说
瞬间让民警的心揪了起来
老人懊悔不已地坐在接警大厅的长椅上
双手微微发抖
民警蹲下身
语气沉稳而温和地安抚道
“大爷,别急,慢慢说,那人啥样?我们帮您!”
老人回忆道
当天上午
他在家门口遇到一个戴着黑色帽子的男子
男子自称是其儿媳的叔父
和老人攀谈了起来
在聊天过程中
男子借机向老人提出借款的请求
老人当时也没多想
就借给了他 1400 元
男子离开后
老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于是
赶紧向自己的儿媳妇核实情况
这一核实才发现
儿媳的叔父根本就没去过他们家
老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诈骗分子就像黑暗中的猎手
他们善于伪装
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
他们用甜言蜜语编织谎言
用虚假身份博取信任
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陷阱
而老年人
由于信息闭塞、反应迟缓等原因
往往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洗钱

诈骗套路

诈骗分子的套路总是层出不穷,而冒充熟人诈骗老年人的套路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他们通常会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老年人的信息,然后精心策划,伪装成老人的亲戚、朋友或者邻居等熟悉的人。
在与老人接触时,他们会主动拉家常、套近乎,让老人放松警惕。
一旦取得老人的信任,就会以各种理由向老人借钱,比如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自己手头紧等。
这些理由听起来似乎都很合理,再加上他们伪装的身份,很容易让老年人信以为真,从而落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
针对老年人的 "温情诈骗" ,嫌疑人常通过短暂攀谈获取家庭信息,再以 "急用钱"" 帮办事 "为由行骗。家中有老人者可在门后张贴" 三问原则 "—— 问对方姓名、问亲属近况、问借款用途,必要时拨打 110 进行身份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