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警说诈】那个“主动见面”的游戏CP,竟是……

来源:公安局 时间:2025-10-28

一场始于游戏的“浪漫邂逅”

一次信以为真的“奔现承诺”

你以为等来了爱情

殊不知等到的却是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当“他”主动提出见面

你以为的“奔现”

其实是“奔着你的钱来的”

近日

咸安警方成功抓获一名实施

“接触性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追回全部被骗钱款6.6万元

真实案例

2025年3月中旬
李女士下班后像往常一样
往沙发上一躺
拿起手机
准备玩玩手游放松一下时
突然
一个陌生的游戏账号向她发送了好友申请
对方自称 “王某”
起初
李女士并未多想
因为在游戏世界里添加陌生好友本是常事
她随手通过了申请
很快
“王某”便展现出了极强的“社交能力”
每次李女士上线
“王某”总会第一时间发来消息
要么热情地邀请她组队开黑
要么耐心地陪她聊游戏攻略
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
“王某”还时不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他谎称自己就职于武汉一家知名大企业
是一名 IT 程序员
收入稳定、工作体面
凭借着频繁的游戏互动
和日常里看似真诚的聊天
“王某”渐渐拉近了与李女士的距离
也慢慢获取了她的信
没过多久
“王某”顺势提出要添加李女士的微信好友
理由是“方便平时联系,也能多分享些生活日常”
此时的李女士
早已对这个“谈吐得体、工作稳定”的“王某”
放下了戒心
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微信好友申请
添加微信后
“王某”更是持续营造“暖男”形象
每天早安晚安从不间断
还会主动关心李女士的工作和生活
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情感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就在李女士沉浸在这份突如其来的“甜蜜”中时
“王某”开始露出了真面目
他先是以
“刚入职需要缴纳体检费用,手头有点紧”为由
向李女士借钱
看着微信那头“王某”发来的“无奈”消息
再想到两人平日里的暧昧关系
李女士没有丝毫怀疑
立马通过微信转账给了对方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临时的应急帮忙
可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
这仅仅是“王某”诈骗计划的开始
此后
“王某”便开始编造各种五花八门的借口
一次次向她索要钱财
一会儿说手机话费没了
急需充值才能联系工作
一会儿又说要去外地出差
需要购买机票
可工资还没到账
没过多久
又谎称自己突然生病住院
医药费不够,急需用钱救命
到最后
甚至编造出
“要卖掉名下房产
需要先缴纳一笔契税
但是自己钱不够”的理由
再次向李女士借钱
为了让李女士彻底打消疑虑
“王某”还特意发来两张照片——
一张是姓名为“王某”的身份证照片
另一张是退伍证照片
照片上的证件看起来制作精良
信息齐全
乍一看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
不仅如此
“王某”还三次主动向李女士邀约线下见面
每次都把见面的时间、地点说得有模有样
可到了约定时间
又总会以“临时加班”“突发急事”等理由推脱
始终没有真正露面
在“王某”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伪装下
李女士的警惕心被彻底瓦解
从2025年4月1日到6月23日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她先后通过微信、支付宝
向“王某”累计转账高达 66216 元
这些钱里
既有她每个月的工资
也有她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
然而
“甜蜜”的泡沫终究会破灭
当李女士多次催促“王某”还款
对方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
到最后甚至直接失联
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游戏账号也再也没有上线过
直到这时
李女士才如梦初醒
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
慌乱之下
她于2025年9月来到高新园区派出所报案

接警后

警方迅速出击

通过缜密侦查

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

9月底

在武汉市武昌区某民宿内

民警将王某成功抓获

经审讯

王某对诈骗事实供认不讳

真相令人咋舌:

他并非什么精英程序员

而是一名无业人员

诈骗所得的6万余元

已全部被其用于网络赌博和个人挥霍

目前

王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诈骗套路
ROUTINE ANALYSIS
01

精准选择平台,虚构人设接近目标

诈骗分子选择手机游戏等社交场景作为接触点,利用共享兴趣降低受害者警惕性,并虚构“IT程序员”、“就职于武汉某大企业”等稳定、专业的身份背景来包装自己,为后续行骗铺垫。
02

情感投资培养关系,主动示好降低戒心

通过频繁的游戏互动和日常聊天进行情感投资,逐步将关系发展为暧昧状态以建立情感依赖。为增强可信度,诈骗分子会发送伪造的身份证、退伍证等证明材料,并主动提出线下见面(尽管最终不会真正实现),这一系列举动旨在进一步瓦解受害者的心理防线。

03

编织多重借口,渐进式索要钱财

在取得信任后,诈骗分子便开始以“入职体检”、“生病就医”、“购买机票”等看似紧急且合理的理由索要钱财。其索款策略通常是由小到大、由急到缓,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多次转账,从而陷入深渊。

04

得手后失联,完成诈骗

当受害人不再转账或诈骗分子认为无利可图时,便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还款,并最终切断所有联系,完成诈骗。此时,受害人才会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

1.网络交友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不轻信陌生人提供的证件信息;

2.当对方以各种理由提出借款、转账要求时,要提高警惕;

3.切勿因情感因素放松戒备,避免陷入“甜蜜陷阱”;

4.如遇诈骗,请保存好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